- 《空城計》讀后感 推薦度:
- 空城計讀后感 推薦度:
- 相關(guān)推薦
《空城計》讀后感4篇
讀完某一作品后,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,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。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?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《空城計》讀后感,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《空城計》讀后感1
街亭失守以后,諸葛亮立刻讓全軍撤退,這時有人報:“司馬懿統(tǒng)領(lǐng)五十萬大軍向西城殺來了。”諸葛亮無兵御敵,想了想后果斷的下令將所有的蜀軍旗幟全部放倒,四面的城門全部打開,只留少數(shù)人扮成老百姓灑水掃街。
一切安排好后,諸葛亮帶著兩個童子登上城樓,坐下來悠閑的.彈琴。
魏軍的先頭部隊趕到,見此情形都不敢前進,派人迅速向司馬懿報告,司馬懿趕緊下令火速撤退,城里必須有大軍埋伏。
諸葛亮設(shè)下的空城計成功了!
魏軍又遭到伏兵襲擊,他們丟盔棄甲,落荒而逃。
我覺得諸葛亮這一計設(shè)的十分好,不用兵就能夠打敗敵軍
《空城計》讀后感2
我讀了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——空城計。
由于馬謖丟了街亭,使蜀軍處于劣勢。諸葛亮下令撤軍。司馬懿派十五萬大軍向蜀軍進攻。諸葛亮急中生智,命令眾兵把所有的城門都打開,再把城里的旗幟都隱藏起來。諸葛亮一言不發(fā),獨自登上城,在上面擺了一張桌子,上面放上古琴,彈起琴來。這時,司馬懿帶兵趕到,見了這般景象,誰也不敢進城,司馬懿心想:這城里有重兵埋伏是無疑的了,還是小心為妙。于是,司馬懿下令撤軍。
故事中說了司馬懿多疑的'心理特點,諸葛亮正利用了他的特點,大擺空城計,嚇跑了魏軍,使蜀軍轉(zhuǎn)危為安。
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:做每一件事都要善于動腦、勤于思考;在危險和困難來臨時,不要慌張,要沉著冷靜。
《空城計》讀后感3
我從歷史書上讀了一篇讓我回味無窮的文章——《空城計》。
文章主要敘述了三國時期,衛(wèi)國的.大都督司馬懿帶領(lǐng)幾十萬精兵,向蜀國守衛(wèi)的陽平大舉進攻。而這時城中的守兵卻只有幾十人,他們嚇得一個個大驚失色,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。
這時,只有諸葛亮沉著冷靜,他不慌不忙的來到城樓上,彈起了琴弦,司馬懿聽到琴聲,認為城中定有埋伏,就慌忙帶兵撤退了。諸葛亮巧妙運用了計策。保住了全城人的性命。這就是歷史聞名的空城計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當遇到危險的時候,千萬不要手足無措,要沉著冷靜、不慌不忙、機智有謀,這樣才能戰(zhàn)勝敵人。
《空城計》讀后感4
我看了一本書《三十六計》。其中印象最深的一計是空城計。
三國時期,司馬懿攻打諸葛亮所在國的.城樓,諸葛亮當時身邊根本沒有打仗的士兵。他坐在城樓上燒香、彈琴,司馬懿的部隊來到城下,一看城門大開,心里產(chǎn)生了懷疑,就撤退了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:在危急的情況下,要用智慧戰(zhàn)勝困難。
【《空城計》讀后感】相關(guān)文章:
空城計讀后感09-07
空城計讀后感08-31
《空城計》讀后感07-22
空城計的讀后感09-02
《空城計》讀書筆記06-19
空城計讀后感(精品)02-11
《空城計》讀后感(15篇)06-25
空城計讀后感精選15篇07-18
空城計讀后感(12篇)09-04
《空城計》讀后感13篇07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