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關推薦
《滴水穿石的啟示》教學設計第二課時
其實水滴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,但只要目標專一,持之以恒,最終就能創(chuàng)造出滴水穿石的奇跡。下面是應屆畢業(yè)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《滴水穿石的啟示》教學設計第二課時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設計理念:
《語文課程標準》指出:“在語文學習過程中,培養(yǎng)愛國主義情感,社會主義道德品質(zhì),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(tài)度和正確的價值觀,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。”本課教學要力求促進學生“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(tài)度”。教學本課時應充分讓學生閱讀文本,了解滴水穿石這一自然奇觀,感悟水滴鍥而不舍的精神。通過品讀古今中外名人不懈努力終成大器的事例,深刻領悟滴水穿石的給予我們的重要啟示。教者應努力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,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與體驗,有所感悟與思考,受到情感熏陶,獲得思想啟迪,享受審美發(fā)現(xiàn)。
教學目標:
1、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2、通過對課文的解讀,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,感悟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,學習這種持之以恒,“滴水穿石”的可貴精神。
3、通過課內(nèi)外聯(lián)系,深化理解“滴水穿石”精神的具體內(nèi)涵,并對學生產(chǎn)生影響。
4、學習作者前后照應,正反說明的寫作方法。
教學重點:
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感知文章運用了哪些事例,告訴我們什么道理。
教學難點:
品悟“滴水穿石”精神的內(nèi)涵。
課前準備:
1、制作課件。
2、收集名人成功的事例。
教學過程:
一、復習導入
1、板書課題:滴水穿石的啟示 齊讀課題。
3、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,現(xiàn)在哪位同學能用一句話向我們說一說“滴水穿石”的字面意思。(水滴接連不斷地滴在石頭的同一個地方,天長日久,就能把石塊滴穿)
4、“滴水穿石”是一種罕見的奇特的現(xiàn)象,同學們看到過嗎?課文的作者在觀賞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(nèi)這樣一塊石頭后,欣然提筆,把它寫了下來。看看,課文哪一部分是寫“滴水穿石”這件事的?(1-2小節(jié))
(設計意圖:通過復習舊知,鞏固所學的內(nèi)容,同時又自然引入新課。)
二、品讀感悟
A、品讀“滴水穿石”的奇觀部分。
1、讀文探究:
、艑W生自讀課文第一、二節(jié),圍繞問題圈畫有關詞句,加以體會。
、平M織交流閱讀感受。
2、這一段文字老師也讀了好幾遍。有一個詞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,這個詞是“接連不斷”。(點擊詞語)你想,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,往下滴啊,滴啊,不間斷,不停止,這多不容易啊。你們讀了這段文字,知道了什么,有感想嗎?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?
(抓住“一個地方”“幾百年過去了……”“鍥而不舍”“日雕月琢”這些詞理解,隨學生的交流點擊詞句)
、賹W生交流,出示文字:
“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,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,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。幾百年過去了,幾千年、幾萬年過去了……水滴鍥而不舍,日雕月琢,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,成為今天太極洞內(nèi)的一大奇觀。”
“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,可是它目標專一,持之以恒,所以能把石塊滴穿。”
、趶牡诙挝淖掷斫獾嗡┦脑颍f說“持之以恒”的意思。
、劢Y(jié)合第一段文字理解“目標專一”和“持之以恒”的具體意思,感受水滴的“專一”和“持之以恒”,并相機進行朗讀指導。
、懿还軞q月如何滄桑變化,水滴就對著一個目標,重復著一個動作:滴,滴,絕不停止,絕不放棄,這就叫“持之以恒”(課件出示“滴水穿石”動畫圖),多么令人佩服啊!能把這一節(jié)讀好嗎?
、葜笇Ю首x:要讓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。
3、感知啟示: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,但水滴憑著目標專一、持之以恒竟然能夠穿石,對此你有什么感想嗎?引出下一句,讓學生變換句子的說法,指導讀好反問句。
“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,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?”
指導朗讀。
板書:目標專一、持之以恒
(設計意圖:以讀為主,讀中感悟,注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體驗,抓住關鍵詞,重點句,品詞析句,對水滴水穿石這一現(xiàn)象產(chǎn)生的原因作解讀,讓學生充分感覺到水滴的力量和目標專一,持之以恒的精神,為下文解讀名人的事例作鋪墊。)
B、品讀“名人事例”部分
1、過渡:為了說清楚這個道理,作者舉了一些例子,他列舉了哪些人?(分別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頭像及相應文字)三個人中,有中國的,有外國的,有現(xiàn)代的,有古代的,用一個詞說就叫——(古今中外)。
2、他們各自做成了哪些事,他們各是怎樣取得成功的?這幾位名人身上,“滴水穿石”的精神表現(xiàn)在哪里呢?
請仔細讀讀第3自然段,四人小組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讀,要把“滴水穿石”的精神讀出來。完成表格
、潘娜诵〗M讀一讀。
、扑娜诵〗M互讀互評,并說說自己是從哪些詞語或句子中去體會“滴水穿石”精神的。交流,完成表格。
總結(jié)出示:
姓名 成就 目標專一 持之以恒
李時珍 編成《本草綱目》 訪名醫(yī)、嘗藥草 二十幾年
愛迪生 擁有一千多項發(fā)明 迷戀電學實驗研究 畢生
齊白石 技藝爐火純青 沒停止過揮毫作畫 數(shù)十年
、前“三個人物”分別推薦一名代表朗讀,教師評價,重點詞語和句子可反復讀。
、佟侗静菥V目》 這個事例中要從“從小立志學醫(yī)”“二十幾年”“不懈努力”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其中“滴水穿石”的精神。
②第二個事例中要從“迷戀”、“畢生孜孜不倦”去體會“滴水穿石”的精神,這句話可反復朗讀感悟。
③第三個事例要在完整朗讀中感悟,可讓喜歡讀的同學一起讀,訓練學生的語感。
(設計意圖:運用自主,合作,探究的學習方法,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學習的效率,培養(yǎng)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,在反復研讀的過程中,抓住重點詞句,體會三位名人身上的滴水穿石的精神,進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)
C、品讀“雨水”事例
作者舉了三個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來說明“滴水穿石”的精神,此外,課文又舉了一個什么事例呢?
讀一讀第四節(jié),想想這一節(jié)寫了什么,課文為什么要寫上這一節(jié)。
學生交流,
教師點明:這是從反面來說明道理,可增強課文的說服力。
(設計意圖:學習說明事理文章的寫作方法,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。)
D、感悟“啟示”
1、過渡:讀完了這幾個事例,你從“滴水穿石”的精神中得到了什么的啟示?
出示:“目標專一,持之以恒,就一定能夠?qū)崿F(xiàn)我們美好的理想。”
板書:實現(xiàn)理想
引導質(zhì)疑:課文結(jié)尾所寫的啟示和教師出示的有差異,到底哪一句表達更好?
2、出示課文原句:“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……美好的理想。”
、抛约簩Ρ茸x讀,體會體會,到底哪一句好。
、埔龑W生發(fā)現(xiàn)課文原句的兩點好處。
、僬n文的原句語氣更加強烈,更加突出了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。
②指名朗讀“寫雨水”的一節(jié),進一步體會到課文原句中的“不三心二意”和“不半途而廢”是針對雨水說的,更是針對像雨水那樣經(jīng)常“三心二意”“半途而廢”的人說的。
2、師:課文的原句是從正反兩方面寫的,肯定了前者,否定了后者,作者的考慮就全面了,表達就有力了。沒想到一句樸實的話中還蘊含著那么多的道理。讓我們再來好好地讀一讀最后一句話。(反復兩次,第二次要求背誦)
5、師:只要每個同學銘記它,并化作你的行動,那么你將來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。
6(課件出示)這些成語,你會填嗎?
(出示)繩鋸( )、精衛(wèi)( )、聚沙( )、只要工夫深,( )
(設計意圖:總結(jié)全文的主旨,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滴水穿石精神內(nèi)涵的深化。激發(fā)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(tài)度。)
三、拓展遷移
1、師:同學們,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一位名人的事例和他的圖片(可以自己創(chuàng)作)。下面召開一個小小的交流會,要求和程序如下:(投影儀出示)
小小交流會
要求: ⑴仿照課文簡要介紹一位名人事跡(不超過100字)(可以附圖片)
、茋@“滴水穿石”的精神談出自己的感想。
、悄苡蒙蟿倓倢W到的詞語和相關的名人名言就更好。
、峭扑]代表上臺交流。(2位)
2、按要求和程序操作,教師注意隨機點撥與評價。
(設計意圖:樹立大語文教學觀,語文即生活。打通課內(nèi)外的聯(lián)系,學科間的融合,體現(xiàn)了語文的工具性。)
四、課外作業(yè)
自選一題
1寫一篇讀后感。
2、采訪身邊的一位成功人士,比如:企業(yè)家、科學家、藝術家、優(yōu)秀教師、先進勞動者等,介紹他滴水穿石的精神。
(設計意圖:此設計是對文本的延伸與拓展,訓練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。)
板書設計:
22、滴水穿石的啟示
目標專一
實現(xiàn)理想
持之以恒
【《滴水穿石的啟示》教學設計第二課時】相關文章:
《滴水穿石的啟示》的教學設計09-29
《滴水穿石的啟示》教學設計07-12
《滴水穿石的啟示》教學設計07-24
《釣魚的啟示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7-03
《滴水穿石的啟示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0-20
滴水穿石的啟示優(yōu)秀教學設計08-30
《滴水穿石的啟示》優(yōu)秀教學設計10-31
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之09-05
滴水穿石的啟示教案教學設計05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