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執(zhí)業(yè)助理醫(yī)師2017口腔內科學試題
導語:口腔內科學是口腔醫(yī)學專業(yè)的一門重要的臨床學科,它研究的是人們最常見、最多發(fā)的、在人群中發(fā)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,包括牙體硬組織疾病、牙髓病、牙根尖周病、牙周組織病和口腔粘膜病。
1、口腔頜面外科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: ( C )
A 口腔器官、面部軟組織、頜面諸骨
B 口腔器官、面部軟組織、頸部疾病
C 口腔器官、面部軟組織、頜面諸骨、顳下頜關節(jié)、唾液腺及某些頸部疾病
D 口腔器官、面部軟組織、頜面諸骨及某些頸部疾病的防治
E 口腔器官、面部軟組織、頜面諸骨、唾液腺、顳下頜關節(jié)疾病的防治
2、正常張口度的簡易測量:( C )
A 檢查者食、中、無名指三指末節(jié)的寬度
B 檢查者食、中、無名指三指中節(jié)的寬度
C 被檢查者食、中、無名指三指末節(jié)的寬度
D 被檢查者食、中、無名指三指中節(jié)的寬度
E 被檢查者除拇指外的任意三指寬度
3、現代麻醉學包括以下內容,哪項最正確 ( E )
A 臨床麻醉 B 麻醉后復蘇及ICU C 急救與復蘇
D 臨床疼痛治療 E 以上全部
4、下列哪種說法不正確 ( D )
A.凡經氣道吸入而產生全身麻醉的藥物均稱吸入全身麻醉藥
B. 吸入全身麻醉藥分為揮發(fā)性吸入麻醉藥和氣體吸入麻醉藥
C.異氟烷是揮發(fā)性麻醉藥
D. 氣體吸入麻醉藥不包括氧化亞氮
E. 氧化亞氮首先用于拔牙術
5、.靜脈麻醉最突出的優(yōu)點是 ( C )
A.作用強 B.鎮(zhèn)痛效果好 C.起效快 D.蘇醒快 E.并發(fā)癥少
6、下列不屬于麻醉性鎮(zhèn)痛藥的是( E )
A芬太尼 B.杜冷丁 C.二氫嗎啡酮 D.叔丁啡 E.阿司匹林
7、口腔腫瘤聯合根治術一般使用下列哪種麻醉方法(A)
A.靜吸復合全身麻醉 B.全憑靜脈麻醉
C.吸入麻醉 D.基礎麻醉 E.以上都不是
8、下列不適合降壓的是( D )
A.頭頸腫瘤聯合根治 B.頜骨畸型矯治術
C.上頜骨切除術 D.休克病人 E.腭裂整復術
9、.除下列哪類病人外均應呼吸監(jiān)測 ( E )
A.顱頜面切除術 B.急性肺水腫 C.全麻后未醒
D.嚴重頜面外傷 E.無合并癥的局麻術后
10、導致口腔頜面外科手術麻醉死亡的因素中,哪種因素的比例最高 (A )
A.呼吸道并發(fā)癥 B.心血管意外 C.腎功能衰竭
D.心跳驟停 E.肝功能衰竭
11、拔牙時,清毒口內粘膜及消毒麻醉藥安碚所使用碘酊濃度正確的是:( C )
A.消毒口內粘膜和安碚的碘酊濃度應為2%
B.消毒口內粘膜和安碚的碘酊濃度為1%
C.消毒口內粘膜的碘酊濃度應為1%,消毒安碚的碘酊濃度應為2%
D.消毒口內粘膜的碘酊濃度應為2%,消毒安碚的碘酊濃度應為1%
E.以上說法都不對
12、單純性高血壓無其他合并癥,血壓高于多少時應進行治療后再拔牙:(C )
A.21.3/12.7kpa(160/95mmHg)
B.22.7/12.7kpa(170/95mmHg)
C.24/13.3kpa(180/100mmHg)
D.25.3/13.3kpa(190/100mmHg)
E.25.3/14kpa(190/105mmHg)
13、拔除牙槽窩內低位斷根時,根挺用力應當從:( E )
A.牙槽窩近頰側插入牙槽骨與根之間
B.牙槽骨較薄一側插入牙槽骨與根之間
C.根斷面較低的一側插入牙槽骨與根之間
D.牙槽骨較厚的一側插入牙槽骨與根之間
E.根斷面較高的一側插入牙槽骨與根之間
14、患者左下頜阻生智齒為三根,拔除過程中遠中舌根折斷約2mm根尖無病變,此外應采取的最佳治療方案是:(A)
A.不予拔除暫觀察 B.延期拔除 C.翻瓣去骨拔除
D.根尖挺拔除 E.根鉗拔除
15、患者男性,68歲,左下頜第一磨牙殘冠,高血壓病史20余年,服藥控制在19/12kpa (143/90mmHg),近半月出現勞累后心前區(qū)疼痛癥狀,下列敘述哪項是錯誤的:( B )
A.應心血管內科治療后再拔牙
B.拔牙可能誘發(fā)心內膜炎
C.拔牙可能誘發(fā)心絞痛
D.拔牙可能誘發(fā)心肌梗死
E.此患者目前應禁忌拔牙
16、為預防干槽癥,錯誤的作法是:( A )
A.盡量延長局部壓迫止血時間 B.注意無菌操作
C.注意口腔衛(wèi)生 D.保護拔牙創(chuàng)內血凝塊
E.減少手術創(chuàng)傷
17、兒童頜面部感染最常見的是:( B )
A.牙源性感染 B.腺源性感染 C.血源性感染
D.面癤 E.結核
18、頜面部間隙感染的病原菌:( C )
A.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 B.以溶血性鏈球菌為主
C.混合性細菌感染為主 D.厭氧菌感染為主
E.特異菌感染為主
19、由于下頜骨的特殊解剖特點,下列哪種病變容易通過下頜管擴散,導致急性彌散性中央性頜骨骨髓炎:( C )
A.溶解性邊緣性骨髓炎 B.根尖周致密性骨炎
C.根尖膿腫 D.粘膜下膿腫 E.根尖囊腫
20、顳間隙感染 ( C )
A.局限于顳肌表面,與周圍間隙無通連
B.因有顳骨屏障,不易侵犯顱內
C.若懷疑伴有顳骨骨髓炎,可在急性炎癥控制、死骨充分分離后,行死骨摘除
D.可來源于化膿性中耳炎
E.不引起張口受限
21、不屬于口腔頜面部感染常見病原菌的是:( E )
A.金黃色葡萄球菌 B.溶血性鏈球菌
C.大腸桿菌 D.綠膿桿菌 E.阿米巴原蟲
22、關于眶下間隙感染,下列說法錯誤的是:( D )
A.眶下間隙內的面前靜脈與海綿竇相通
B.感染來自上頜前牙根尖感染
C.臨床表現以眶下區(qū)紅腫熱痛最明顯
D.可直接擴散蔓延導致下頜下間隙感染
E.膿腫形成時,應及時切開引流
23、下列哪一項不是化膿性頜骨骨髓炎的分型:( A )
A.根尖膿腫 B.急性邊緣性頜骨骨髓炎
C.慢性中央性頜骨骨髓炎 D.溶解型邊緣性頜骨骨髓炎
E.急性增生型中央性頜骨骨髓炎
24、口腔頜面部血循環(huán)豐富,受傷后通常不會導致 (A )
A. 出血較多,常見發(fā)生休克 B 易形成血腫
C 組織水腫反應快而重 D 組織再生修復能力強
E 組織抗感染力強
25、對因咽部腫脹壓迫呼吸道導致窒息的患者,應當 ( A )
A 立即行氣管切開術 B 立即行環(huán)甲膜切開術
C 插入通氣導管 D 向外牽出舌
E 使患者處于頭低側臥位或俯臥位
26、頸外動脈結扎術的主要危險 ( A )
A 誤認頸內動脈是頸外動脈而加以結扎
B 意外大出血 C 損傷舌下神經
D 頸動脈竇反射 E 損傷迷走神經
27、頰部貫通傷伴有少量組織缺損時,應當 ( A )
A 嚴密縫合口腔粘膜,關閉創(chuàng)通創(chuàng)口;面頰部皮膚缺損應立即行皮瓣轉移
B 嚴密縫合口腔粘膜,關閉創(chuàng)通創(chuàng)口;面頰部皮膚缺損應立即行游離植皮
C 將創(chuàng)緣的口腔粘膜與皮膚相對縫合,消滅創(chuàng)面;遺留的洞穿缺損以后再整復治療
D 將口腔粘膜、肌肉和皮膚分層拉攏縫合
E 采用碘仿紗布填塞創(chuàng)面,等肉芽組織生長后再植皮
27、 上頜骨骨折出現腦脊液鼻漏或耳漏時,下列哪種作法是錯誤的?( A )
A 用消毒棉球填塞鼻腔和外耳道
B 姿勢引流
C 用磺胺嘧啶或氯霉素預防感染
D 耳鼻應該消毒并保持干凈
E 防止咳嗽和打噴嚏
28、 一名青年男性患者,從臺階上摔倒,頦部先著地,檢查:頜面部未見創(chuàng)口;左側顳下頜關節(jié)區(qū)明顯壓痛,輕度腫脹;未捫及臺階感;咬合關系未見異常;張口度2指,下頜向右側運動困難。左側顳下頜關節(jié)區(qū)穿刺抽出血液,X線檢查報告高位髁狀突骨折,移位不明顯。應進行以下何種治療?( B )
A 手法復位后行頜間固定
B 用空針抽吸出未凝血液,加壓后采用頦頂枕繃帶固定,限制張口至腫痛消失,然后進行張口訓練
C 在左側磨牙區(qū)墊上橡皮墊,進行頜間彈性牽引復位固定4周
D 軟食或半軟食4周,然后進行張口訓練
E 在左側顳下頜關節(jié)區(qū)進行加壓包扎,3~5天后進行張口訓練
30、關于顳下頜關節(jié)紊亂病描述不正確的是 ( B )
A. 并非指單一個疾病,而是指一組關節(jié)疾病的總稱
B. 是一組發(fā)病原因已完全闡明的關節(jié)疾病
C. 一般有顳下頜關節(jié)區(qū)及相應的軟組織的疼痛;下頜運動異常和伴有功能障礙以及關節(jié)彈響,破碎音及雜音等三大癥狀
D. 一般都有自限性
E. 多數為功能紊亂性質,也可累及關節(jié)結構紊亂甚至器質性破壞
【口腔執(zhí)業(yè)助理醫(yī)師口腔內科學試題】相關文章:
2017口腔執(zhí)業(yè)助理醫(yī)師口腔內科學試題01-04
口腔執(zhí)業(yè)(助理)醫(yī)師口腔內科學必背考點08-11
口腔執(zhí)業(yè)助理醫(yī)師口腔內科模擬試題03-20
最新口腔執(zhí)業(yè)助理醫(yī)師分析試題02-02
口腔執(zhí)業(yè)助理醫(yī)師模擬基礎試題04-15
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《口腔助理醫(yī)師》考試題及答案12-05
口腔執(zhí)業(yè)(助理)醫(yī)師口腔內科學必背知識點05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