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關推薦
2017年社會工作危機干預模式要點
關于危機介入模式是一種具體的工作方法,既減輕危機事件的負面影響,又利用危機事件幫助服務對象解決目前面臨的現(xiàn)實問題,并且同時提升服務對象適應環(huán)境的能力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工作危機干預模式要點,歡迎大家閱讀瀏覽。
1、引起心理危機的原因:
常見原因有急性殘廢或急性嚴重疾病;戀愛關系破裂;突然失去親人(如父母、配偶或子女)或朋友,如親人或朋友突然死亡或關系破裂;失去愛物;破產(chǎn)或重大財產(chǎn)或住房損失;重要考試失敗;晉升失敗;嚴重自然災害,如火災、洪水、地震等。
2.心理危機的正常應對三階段
每個人對嚴重事件都會有所反應,但不同的人對同一性質(zhì)事件的反應強度及持續(xù)時間不同。一般的應對過程可分為三階段:第一階段(立即反應),當事者表現(xiàn)麻木、否認或不相信;第二階段(完全反應),感到激動、焦慮、痛苦和憤怒,也可有罪惡感、退縮或抑郁;第三階段(消除階段),接受事實并為將來作好計劃。危機過程持續(xù)不會太久,如親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喪反應一般在6個月內(nèi)消失,否則應視為病態(tài)。
3.心理危機的特征
(1)通常為自限性,多于1~6周內(nèi)消失。 (2)在危機期,個人會發(fā)出需要幫助的信號,并更愿意接受外部的幫助或干預。 (3)預后取決于個人的素質(zhì)、適應能力和主動作用,以及他人的幫助或干預。
4.心理危機干預的主要目的
(1)防止過激行為,如自傷、自殺或攻擊行為等。 (2)促進交流,鼓勵當事者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,鼓勵其自信心和正確的自我評價,提供適當建議,促使問題解決。 (3)提供適當醫(yī)療幫助,處理昏厥、情感休克或激動狀態(tài)。
5.心理危機干預的原則
(1)迅速確定要干預的問題,強調(diào)以目前的問題為主,并立即采取相應措施。 (2)必須有其家人或朋友參加危機干預。 (3)鼓勵自信,不要讓當事者產(chǎn)生依賴心。 (4)把心理危機作為心理問題處理,而不要作為疾病進行處理。
6.常見心理危機及其干預
(1)軀體疾病時的心理反應:
、偌毙约膊r的心理反應如下: 一是焦慮,病人感到緊張、憂慮、不安。嚴重者感到大禍臨頭,伴發(fā)植物神經(jīng)癥狀,如眩暈、心悸、多汗、震顫、惡心和大小便頻繁等,并可有交感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亢進的體征,如血壓升高、心率加快、面色潮紅或發(fā)白、多汗、皮膚發(fā)冷、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緊張等。二是恐懼,病人對自身疾病,輕者感到擔心和疑慮,重者驚恐不安。 三是抑郁,因心理壓力可導致情緒低落、悲觀絕望,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,言語減少,不愿與人交往,不思飲食,嚴重者出現(xiàn)自殺觀念或行為。
、诼约膊r的心理反應:
一是抑郁,多數(shù)心情抑郁沮喪,尤其是性格內(nèi)向的病人容易產(chǎn)生這類心理反應?僧a(chǎn)生悲觀厭世的想法,甚至出現(xiàn)自殺觀念或行為。
二是性格改變,如總是責怪別人、責怪醫(yī)生未精心治療,埋怨家庭未盡心照料等,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。他們對軀體方面的微小變化頗為敏感,常提出過高的治療或照顧要求,因此導致醫(yī)患關系及家庭內(nèi)人際關系緊張或惡化。干預原則為積極的支持性心理治療結(jié)合藥物治療,以最大程度減輕其痛苦,選用藥物時應考慮疾病的性質(zhì)、所引起的問題,以及病人的抑郁、焦慮癥狀。以癌癥為例,如疼痛可用嗎啡,抑郁用抗抑郁藥,焦慮用抗焦慮藥處理。
(2)戀愛關系破裂: 失戀可引起嚴重的痛苦和憤懣情緒,有的可能采取自殺行動,或者把愛變成恨,采取攻擊行為,攻擊戀愛對象或所謂的第三者。干預原則為與當事者充分交談,指出戀愛和感情不能勉強,也不值得殉情,而且肯定還有機會找到自己心愛的人。同樣,對擬采取攻擊行為的當事者,應防止其攻擊行為。指出這種行為的犯罪性質(zhì)并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,因此既要防止當事者自殺,也要阻止其魯莽攻擊行為。一般持續(xù)時間不長,給予適當?shù)膸椭蛣窀婵墒巩斒抡唔樌蛇^危機期,危機期過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(nèi),當事者可能認為對世界上的女人(或男人)都不可信,產(chǎn)生很壞的信念,但這不會嚴重影響其生活,而且隨著時間的遷延會逐漸淡化。
(3)婚姻關系障礙: 夫妻的感情破裂,結(jié)局多是離婚,如果雙方都能接受,不會引起危機,否則可能引起危機。
、俜蚱揲g暫時糾紛,如受當時情緒的影響使矛盾激化時,可能引發(fā)沖動行為,甚至兇殺。干預原則為暫時分居,等待雙方冷靜思考并接受適當?shù)男睦磔o導后,幫助解決問題,防止以后類似問題的重演。
、诜蚱揲g長期糾紛,其原因包括彼此不信任、一方有外遇、受虐待、財產(chǎn)或經(jīng)濟糾紛等。這可以使雙方(尤其是女方)產(chǎn)生頭痛、失眠、食欲和體重下降、疲乏、心煩、情緒低落等,嚴重者出現(xiàn)自殺企圖或行為。干預原則為盡量調(diào)解雙方矛盾,否則離婚是必然結(jié)局。對有自殺企圖者應預防自殺,可給予適當藥物改善睡眠、焦慮和抑郁情緒。
【社會工作危機干預模式要點】相關文章:
社會工作干預校園危機案例分析10-05
企業(yè)危機管理的要點11-08
危機管理方案制定的要點10-16
《企業(yè)危機管理》課程要點09-21
社會工作服務模式分析07-17
社會工作商業(yè)模式解析10-20
淺析社會工作項目管理模式10-12
社會工作實務模式特征有哪些08-01
社會工作督導基本知識要點08-26
最新兒童社會工作考試知識要點09-01